跳转至主目录

美丽的购物新世界

在法兰克福机场中国人私人导购帮助中国游客购物

17.06.2013
Personal Shopper, Frankfurt
© Jonas Ratermann - Personal Shopper, Frankfurt

这个下午就这样安静地在法兰克福机场1号航站楼现代的转机区Z区开始了。两个小时后将有一架飞机飞往上海,但是到现在只见寥寥几个中国乘客。在爱马仕到万宝龙的奢侈品牌店之间的长椅上坐着一对小年青。他们安静地吃着三明治,看起来有些疲惫。也许他们刚刚结束了一个比如“欧洲十日游”的宏伟行程。另外一对正逛着一家奢侈珠宝店,他们与其说兴致勃勃还不如说是走马观花地浏览着明亮的玻璃柜。

 

登机还有时间与王月玲和Christoph Stau聊聊他们的工作。这二位的工作是法兰克福机场的中国人私人导购(CPS)。这项服务是从2012年秋季开始的。中国人私人导购专为中国游客购物提供咨询,帮助他们退增值税,如果有需求,还会陪他们通过安检直到登机口。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他们二位会在整个机场出勤。王月玲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她来说,在免税店为同胞们提供服务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普通话,她还能说三种中国方言。Christoph Stau在大学汉学专业以及在相关的中国逗留期间学会了汉语。这样一个金发碧眼的男子向他的中国客人用其母语打招呼会产生惊喜的效果,这个效果已经带来过热情的寒暄。

 

可是为什么法兰克福机场会有中国人私人导购这样的服务呢?很简单:中国游客爱在这里不惜重金大量购物。2012年世界奢侈品销量的25%都是来自中国顾客的消费。2012年在法兰克福机场营运的中国航线就占了其中的100万中国人。他们大多数是富裕的中产阶层,根据亚洲发展银行的数据,这些中产者的购买力在2011年为约6410亿美元。环球蓝联 -- 世界领先的购物退税公司,帮助非欧盟游客重新获得所支付过的增值税 -- 称,中国人从2012年1月至10月在德国大约花销了3.39亿欧元。

 

由于中国的高奢侈品税,对于中国购物游客而言,吸引他们的主要是首饰和钟表。另一原因源自一个魔术词语“信任”:“中国人对欧洲产品的质量非常信任。对标有‘德国制造’或 ‘瑞士制造’的标签则更为信任。”

 

这不,王月玲的下一位顾客就想买瑞士巧克力,王月玲带着他在渐渐人满为患的免税店礼貌而低调地提供导购服务。这位顾客想买牛奶夹心瑞士巧克力,王月玲指给他看相应的商品,跟他解释包装上的文字,用各种甜食装满他的购物篮。中国顾客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要买什么,这点被王月玲的同事Stau证实。刚刚,他带着一名身着休闲服的中国中年男士在葡萄酒货架前为他咨询了差不多20分钟。“应该是法国波尔多干红。此外他想知道总在酒瓶的标签上出现的‘Chateau’是什么意思。”这位客人获得了有关法国红葡萄酒额外的简要知识,最后非常满意地抽出了5瓶波尔多。另外一位顾客想买两瓶白兰地,不过只要马爹利蓝带。小雪茄烟也是购物者的最爱,特别是作为送给长辈的礼物。

 

中国人在法兰克福的购物乐趣不仅限于机场。这个美因河畔的大都市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德国城市。根据城市旅游会务有限公司的数据,从2009年至2012年,在法兰克福留宿的中国客人从50000(1月至10月)人次增加到88000人次。在法兰克福,中国人大约花出他们口袋里约38%的钱,2012年平均每人616欧元,还只有慕尼黑紧随其后。购买最多的商品不光有奢侈品,有德国的不锈钢日用品。不论是在市中心的双立人刀具店还是在WMF店,中国人都是常客。很快就能一下子买走大批折叠刀或者好些个高压锅。

 

法兰克福市中心最受欢迎的购物店是Galeria Kaufhof商场。除了因为商场位于市中心,还因为它比其他任何德国商场都更面向中国客户。比如他们树立了中文指路牌,配备了说中文的营业员,除了为购物提供咨询,还帮忙填写免税表格,开具出关证明。这些员工和EastSong服务中介 -- 与中国导游保持最好联系的公司 -- 一起,定期进行培训,内容是有关购买力强劲的中国顾客的文化习惯。

 

在谈话中,“信任”这个词再次出现。 “我们当然会回报这种信任,并很善意地做出回应”,Kaufhof商场执行经理Frank Bertsch说。Kaufhof商场甚至接受使用中国银联(CUP)的银行卡付账,中国银联是中国唯一的信用卡组织。Kaufhof还特地用彩色包装纸包装所买的套刀具或者手表,而不是用通常使用的白色包装纸。白色在中国表示有丧事,可买这样的礼物的确不会是伤心的事啊。

Petra Schönhö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