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第二次机遇
柏林墙倒塌25周年专题。在第3部分中,“德国通”、作家Frederick Taylor(弗雷德里克•泰勒)谈为何我们如今仍必须记取柏林墙倒塌之前和刚倒塌时所发生的一切。

Taylor先生,您还记得1989年11月9日,也就是柏林墙倒塌的这一天,您做了什么吗?
这真的很奇怪:我直到1989年11月10日才得知柏林墙倒塌的。11月9日晚上,我和妻子前往伦敦,一个朋友让我们住在他的公寓里。他的电视机坏了,而且我们旅途疲惫,因此直接去睡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们才知道柏林发生了什么。一方面,我当然为此欣喜,而另一方面我也很遗憾错过了“现场”经历。
您在书中说,柏林墙破坏了稳定,为其他国家带来利益。柏林墙倒塌对随后几年的世界历史意味着什么?
这种稳定对于二战战胜国是合适的,但对于德国人以及苏维埃政权统治下的那些国家而言,却并非如此。柏林墙倒塌终于终结了冷战,并使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世界政治局势变得更有活力,而这种活力所带来的结果有正负两面性。
您是英国人。柏林墙倒塌给您和德国以外的其他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柏林墙倒塌一方面意味着一个新的、开放的欧洲。西欧的人重新认识了东欧,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在冷战中,团结一致对抗共产主义,这成为连结西方国家的纽带,而随着冷战的终结,旧式的民族主义趋势一度开始抬头,目前看来这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在德国可能未必是这样。这一切主要发生在其他国家,包括我的家乡。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们如今必须吸取教训。
最近发生在乌克兰的事件表明,德国乃至欧洲的东西方政治接近并未彻底完成。在您看来,1989年之后东西方和解的过程中,世界政治最重要的转折点和事件是什么?
情况可想而知,十分艰难,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再度拉开。两德统一、欧盟东扩,以及与此相关的俄罗斯力量的减弱原本使和解在原则上成为可设想的。但有关俄罗斯权力的问题,如我们现在所见,只要普京和他的盟友还身处其中,就很不明朗。如果未来还试图和解,那么这个过程将远比我们1989年时所期待(以及所相信)的更紧张、更犹豫。我担心2000年以来发生的世界政治的重大事件 -- 尤其是宗教极端暴行的抬头 -- 将使和解过程变慢,虽然我认为和解是必然的。
在全球文化领域,柏林墙也仍然存在。有无数有关于此的作品 -- 包括1989年之前,如作家John Le Carré(约翰·勒卡雷)的书《来自寒冷的间谍》(Der Spion, der aus der Kälte kam)以及Lou Reed(娄·里德)的专辑《柏林》和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的《柏林墙》。您认为全球艺术界的纪念之举有何意义?
柏林墙是一个令人震惊,而同时也是极富吸引力的例子,它展现了在一座现代城市中,在一个现代国家中,如何垒砌起一种野蛮而极端的结构,然后甚至还能把它变成常态。这就是为何柏林墙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原因。我相信,继续纪念柏林墙很重要,尤其是借助艺术、音乐和文学。因为这个记忆警示我们,我们欧洲人相互间能对对方做出多么可怕的事。
柏林的“东边画廊”是这种巨大吸引力的一个例证,它表明了柏林墙的分割如何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为何它至今仍吸引人们前来?
嗯,它标记出东西之间的界线。它的上面装饰着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挑衅性的图画(它们并不全是原作!)。原则上,它是柏林墙仅剩的部分 -- 除非人们知道柏林或周边的其他地方哪儿还曾矗立过柏林墙。“东边画廊” -- 以及勃兰登堡门 -- 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人们需要这样的地方。
纪念1989年11月9日的这种全球文化有何意义?
25年前,当柏林墙倒塌时,欧洲以一种近乎奇迹般的方式从它的历史错误中解脱出来(我指的是两次大规模的血腥战争),并获得了第二次机遇。在这次机遇中,我们可能没有去做原本可以去做的事。但结果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欧洲有望重生。25周年纪念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深呼吸,并为之努力。
Frederick Taylor
英国历史学家Frederick Taylor出生于1947年,曾在牛津和慕尼黑学习近代史和德语语言文学。70年代,他曾在两个德国生活过。他所撰写的有关柏林墙和二战期间德累斯顿大轰炸的书使他成为国际知名人物。在新书《通胀》中,他记述了1914年和1923年之间的大规模通胀是如何使年轻的魏玛共和国走向毁灭的。Taylor与他的妻子,作家Alice Kavounas生活在康沃尔郡,是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