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德中交往

一个将两国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交流学园 -- 写在德中建交50周年之际

萨拉·坎宁 (Sarah Kanning)Sarah Kanning , 30.12.2022
德中交流活动中一起学习
德中交流活动中一起学习 © Schülerakademie China/Michael Neuhaus

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诸如气候、人工智能和社会共存等未来的主题:来自中国和德国的34位年轻人利用外交部今年在萨克森州瓦尔登堡主办的双边交流学园,进一步了解对方国家,并开展相互对话。这次交流在“未来”的口号下举行,其目的不是回顾德中关系,而是共同展望未来。

“学园实现了令人兴奋的交流”,中国同学Siqi Wang如此讲述到。“德国同学十分好奇。我觉得了解他们如何看待我的国家特别有意思。我们彼此相处得很好。”这位18岁的女孩来自上海,现在在德国生活。她在汉堡附近的一个寄宿学校准备高中毕业考试,毕业后她想去瑞士读大学。在这次交流学园中,她参加了人工智能组的研讨会,而其他议题则涉及未来的愿景和乌托邦或者中德两国之间可能的气候伙伴关系。

深入了解德中关系

“我们了解了一些技术理念,如记忆程序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未来”,Siqi Wang说。她乐于回忆起与其他同学们的交谈。“尽管我对德国已经有些了解,但我从中还是学到了很多关于德国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国家在过去50年以来的发展历史的记载令她很感兴趣。“我喜欢德国,喜欢在这里生活。现在我又一次深入了解了它。”

50年前,德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这次周年庆,外交部赞助了这次活动,该活动由中国教育网络组织和联邦政府及各州的“教育与天赋”(Bildung & Begabung)人才促进中心共同举办。该促进中心以丰富的信息和网络资源支持学生、家长和教师,同时也为年轻人举办各类竞赛和学园交流活动,让他们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Siqi Wang同学
Siqi Wang同学 © privat

在疫情时期可行的交流形式

“举办有德国同学和已经在德国短期生活的中国同学一起参与的学园交流活动,是目前为数不多且可行的一种交流形式”,中国教育网络组织的Julian Kothen说。在疫情发生后,从中国来到德国参会变得很困难。

2020年初,中国教育网络组织在墨卡托基金会与歌德学院的联合倡议下创立。至2024年,它以760万欧元的预算促进在德国的中国能力培训,并举办诸如交流学园框架内的活动。这些将从结构上加强并改善德中两国的国际理解。

这样的一种学园交流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认知。中国实在太吸引人了。
Anna-Marie Aurélie Pülsch同学

“我们试图不仅从欧洲中心说的角度去传递中国能力,而是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展现不同的视角并给批评性思维留出空间”,Julian Kothen说。近半数的导师有着中国背景。中德年轻学员的人数相当,这与在小范围内相互认识同等重要。例如,总是一名中国同学和一名德国同学分享一间房间。

Anna-Marie Aurélie Pülsch同学
Anna-Marie Aurélie Pülsch同学 © privat

建立友谊,发现共性

“我觉得这类学园活动特别有意思,甚至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来自Buxtehude的Anna-Marie Aurélie Pülsch讲述到。她极有天赋,特别擅长外语学习,所以她觉得中文速成课特别吸引她。“我想继续学下去,认识一种完全不同文字符号的语言特别令人兴奋”,她说。此外,她还觉得参加活动的同学都能迅速进入主题,这一点令她特别印象深刻。“我们从一开始就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展开交流,甚至不需要热身和相互熟悉的时间,交谈很快就非常激烈且丰富有趣。”

Anna-Marie Aurélie Pülsch说,她对中国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现在又学到了很多。“这样的一种学园交流活动极大丰富人的认知,我从中获益匪浅,我希望其他同学也能从我这里了解到一些东西。”她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她现在已是校友项目的成员了。“这样我们就建起了人脉网络,能把交流持续下去。中国实在太吸引人了。”

© www.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