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德国在海啸灾难后的投入

十年前,印度洋的一场强烈地震引发了破坏力巨大的海啸。德国慷慨地伸出援手。其中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谈援助的可持续性。

22.12.2014
© picture-alliance/dpa - Aceh Tsunami Museum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的一场强烈地震引发了破坏力巨大的海啸。这一地区的许多海岸被摧毁,超过23万人丧生,仅印度尼西亚一国就有16.5万人丧生。灾难发生后,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世界各地的援助热情令人印象深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是受联邦政府委托在斯里兰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展开援助工作的组织之一。采访Wolfgang Hannig(沃尔夫冈·哈尼希)博士,他曾于2005年至2008年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资助的印尼重建项目总协调人(现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驻埃塞俄比亚代表处主任)。

Hannig博士,您曾在海啸之后亲临印尼受灾严重的亚齐省,并作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重建协调人经历了许多事。对您个人而言,有什么事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令我深受感动的是,亚齐省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海啸的破坏而感到绝望。他们把灾难视作上帝给予的考验和任务。他们的自救意愿令我印象至深,尤其是妇女。我曾于2005年年中来到难民营,许多人看上去尚未振作起来。但很多妇女却已经开始尝试着挣钱,比如烘焙糕点,或是编织垫子。是她们说,你们不需要为我们造房子,我们自己会造。给我们生产资料,这样我们就能挣够造房子的钱。如果没有民众这样的态度,我们的工作不会如此有成效。仅在亚齐一地,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就投入了约5500万欧元开展技术合作。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救意愿,哪怕投入十倍的资金都无济于事。

灾难发生十年之后,重建工作是否已显示出成效?

是的,德国驻雅加达大使馆于2014年9月撰写了一份报告。使馆工作人员来到亚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并获得了总体满意的答复。2004年,亚齐尚处在内战中。正是海啸使和平进程得以启动,因为鉴于幸存民众的悲惨状况,交战双方可以不失颜面地停战。正因如此,2006年才可能开始以民为本,发展经济,而这对维持和平而言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们意识到,和平是值得的,是有利可图的。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出资提供了生产资料,这意味着被海啸毁掉了渔船的渔业合作社得到了新的船只,缝纫女工得到了缝纫机。对那些有手工技能但不具备商业知识的人,我们为其提供企业主培训。职业教育也是重点。职业学校得以完全新建,那些没有被毁的学校得到修缮,并配置了新设备,职业师资得到进修,教学大纲变得更现代化。我们对原先分离主义运动“自由亚齐运动”(GAM)五分之一的士兵进行了课程培训,让他们获得非军事的就业前景。就像那名自由齐亚运动最著名的锻工,我在内战结束一年后遇到他,他把旧武器锻造成船用螺旋桨。我们总共对1100名前战斗人员进行了非军事职业培训。德国因此为亚齐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亚齐的和平维持至今。

在德国的支持下,印度尼西亚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海啸预警系统。它有用吗?

该系统的硬件是由波茨坦地球研究中心(GFZ)建造的。如其所言,它是全球技术最为先进的海啸预警系统之一。人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用在地面的系统取代了没能奏效的海上浮标系统。新的系统有300个传感器站,并同时与全球定位系统相连。它准确、快速,这对印尼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震的震中位于海上,并离海岸很近。几分钟之内,位于雅加达的责任机构就能在所谓“决策支持系统”的帮助下做出是否发布海啸警报的决定。据波茨坦地球研究中心称,这套系统非常可靠,而且印尼的机构目前都已经过培训,能熟练运用。2014年3月起,印尼人不依靠任何外界帮助,已能独立操作该系统。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如今这一地区的人们是否都已经能更好地应对海啸?

是的,绝对是。如今,人们对海啸的了解比过去多得多,并接受了应对紧急情况的培训。所谓“最后一英里管理”(Last-Mile-Management)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一项主要工作。一旦雅加达发布海啸警报,就必须启动一个直达海边人群的信息链。信息必须传递到地方行政机构,必须通过扩音器、收音机、电话以及互联网等其他信息媒体进行传播,让人们赶往位于高处的安全集合点。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为那里的民众制作了信息和培训材料,组织定期演习,确定安全的集合点。如我所知,这一切运行良好,印尼民众的态度也很认真。

这些知识是否也传递到亚齐之外?

印尼是一个拥有17000个岛屿的海洋国家,这些专有知识当然还要传播到其他地区。亚齐群岛位于所谓的火山环上,这里有许多引发地震的火山,也位于一个断裂构造处。这意味着,从弗洛雷斯群岛到苏门答腊北端都受到威胁。在那些有可能受到诸如2004年12月26日的海啸潜在威胁的印度洋国家之间,现在也已经有了这样的知识传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