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经济与人权

德国企业通过一部国家行动计划承担起责任。数家企业已经模范地致力于保护人权。

Martin Orth, 18.06.2019
良好的劳动条件: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现代纺织工厂。
良好的劳动条件: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现代纺织工厂。 © picture alliance/Kay Nietfeld/dpa

根据经济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NAP),到2020年,员工人数大于500人的德国企业至少有一半必须在其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尊重人权。这大概涉及7100家企业。

实施现状如何?
 

在第一阶段,有30家企业接受了采访,它们代表了德国经济的一个侧面。根据这次采访结果,形成了2019年首个大型企业问卷。

其他国家做得如何?
 

到目前,23个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贸联盟国家出台了经济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还有一些国家正在制定行动计划。欧洲以外的一些国家,例如美国、智利和肯尼亚已经发布行动计划或者正在进行中。

德国有哪些最佳实践范例?
 

有些企业已经做出表率,正推进落实该行动计划。

消费品生产商汉高早在2000年就引入了《行为准则规范》,并于2003年加入联合国的《全球契约》,承诺在其整个价值创造链上尊重国际认可的人权。

纺织品经销商Kik正积极参与扩大经济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的讨论,2017年公布了《人权准则》。该企业在其中承诺,在其业务过程中保障、促进人权,参与消除损害人权的行为。

汽车生产商戴姆勒公司于2018年引入了“人权尊重体系”,旨在能够尽早、有效抵制损害人权的行为。这涉及到数万家供货商和更多的次级供货商。
 

© www.deutschland.de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regular information about Germany?
Subscrib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