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只停留在纸面上
这是欧洲的一个成功项目:30年来,伊拉斯谟项目使得欧盟各国大学生、学徒、实习生和高校成员能够在海外交流。
“我想要做世界公民,四海为家,四处云游”。当人文主义学者、来自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在一封信中写下这句话时,他虽然出于学习、上大学和教学等目的已经在欧洲漫游,但在他当时所处的15和16世纪,他无法像现在这样畅游。而500年后,一个专门针对好学的世界公民的倡议行动启动了。为了让在校大学生更容易跨出国门,欧盟于1987年设立了伊拉斯谟项目,以表示对他的敬贺。当时有来自11个国家的244个人参与此项目。
该项目的官方名称是“欧洲共同体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旨在帮助人们尽可能无繁文缛节地在整个欧洲进行海外学习交流,例如在一所西班牙高校学习,或者在一家波兰企业实习。在过去30年里,单单来自德国的大学生就达到近130万。在德国,交流活动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组织。在所有项目参与国,总计已经有900万人参与。在2014年,这个项目被扩展为伊拉斯谟+项目,配置的资金也随之增加了40%。
了解其他国家的大学格局
参与者中的一位名叫José Gil,这位来自葡萄牙最古老大学城科英布拉的22岁男生就读药学专业并已读至第七学期。2016年夏季,他交流到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两学期,成为了欧盟每年接纳的约1000名伊拉斯谟+留学生中的一员。“虽然天气当然要差了”,但Gil喜欢这座城市。“柏林拥有更多的研讨课,学生能获得更多讨论的机会以及更多实用的知识”,Gil如是说。
“柏林自由大学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伊拉斯谟项目,是通过这个交流项目接纳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德国高校之一”,柏林自由大学伊拉斯谟+项目协调人Gesa Heym-Halayqa介绍说。此外,柏林自由大学每年派出约650名大学生、平均50名教员、30名其他工作人员以及80名在伙伴国进行实习的实习生到海外的伊拉斯谟伙伴大学去。
更好的发展机会
José Gil能从他的海外经历中获得什么?“我觉得,了解德国非常规范且专业的体系,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只会有益”,他认为。Gil很想在德国实现他从事研究工作或担任高校教师的梦想。他在这里不仅学到了许多东西,也在柏林结识了他的女朋友。
Gil的故事并非个例。这个项目的远大目标虽然主要在于提高流动性、提供跨文化经验以及劳动力市场上更好的机遇。为此,每年有4.5亿欧元从欧盟各成员国流向这个项目,它现在除了面向大学生,也向中小学生、各类组织和教师提供海外逗留机会。
100万“伊拉斯谟婴儿”
正如欧盟委员会2014年提出的一份研究报告所表明的,过去参与伊拉斯谟项目的大学生不仅更快捷地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而且也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27%的人在其海外逗留期间也找到了其生活伴侣。对此,欧盟委员会估计,自从这个项目启动以来约有100万“伊拉斯谟婴儿”降临世界。
此外,参与者无疑有众多关于交到新朋友以及自信心提高的故事可以讲述。对此,Jule Zenker也深有所感。这位现年26岁的女大学生于2012年从海德堡大学交流到比利时的列日,为期一学期,目的是改善法语以及积累海外经验。“一开始我难以与比利时人热络”,如今在柏林从事口笔译的Zenker回忆道,“在那里上学的第一天,我四周的位置都空着。但是,这天上课结束的时候,同学们拍我的肩,并询问我是谁。”在比利时,虽然课程组织非常“中学化”,而且可折算的学分数也是有限的,但是,她在学期交流结束后依旧满载而归:“棒极了的法语,更多的自信,新交的朋友以及与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交流的独一无二的经历”。
伊拉斯谟+项目不仅通过开办语言班以及帮助寻找住处,向国外的大学生、实习生和教员提供支持,而且也为项目参与者缴纳客籍高校的学费,并提供一笔伊拉斯谟+海外逗留津贴。参与者额外的收入可以来自于海外助学金、父母津贴,或者就像José Gil那样通过兼职来实现:他在柏林通过教授夏威夷四弦琴打工。“这不仅给我带来乐趣,而且我也可以从我的学生那里学习德语”,他如是说。这是因为,正如Gil自己承认的,他的德语还不够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