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在矛盾中信仰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纳粹主义又是基督徒:这一观点伴随着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的一生。1945 年 4 月 9 日,这位神学家被纳粹杀害。

神学家和反纳粹抵抗运动成员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并且他代表了参与政治的基督教。1906 年 2 月 4 日,迪特里希出生于布雷斯劳一个中上阶层的家庭,有七个兄弟姐妹。1912 年,他的父亲卡尔·朋霍费尔 (Karl Bonhoeffer) 被任命为柏林夏里特医学院 (Berliner Charité) 的精神病学教授,一家人搬进了位于格吕内瓦尔德高档住宅区的一栋别墅。朋霍费尔一家与教会并无太多联系,因此当他们的小儿子迪特里希在毕业后决定学习新教神学时,他们感到非常惊讶。按照家人的期望,他立志从事学术工作。他 21 岁获得博士学位,24 岁成为神学院最年轻的讲师。后来,他为自己过度的野心感到后悔,并说自己成了一个优秀的神学家,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在纽约的“联合神学院”度过了一年,这也促成了他的转变。在那里,他了解到基督徒如何为解决贫困和不公正等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在必要时卡住车轮辐条(意指应主动干预)。
在纳粹掌权后不久,朋霍费尔就敏锐地察觉到新政权和领袖崇拜的危险性。他不同意教会不应干预政治的普遍观点。在他看来,诸如《雅利安条款》等纳粹的反犹主义法律与《圣经》的人性观不符。他不承认纳粹政权建立的帝国教会及其帝国教会主教路德维希·穆勒 (Ludwig Müller)。他坚信,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纳粹主义又是基督徒。当他当着柏林牧师的面要求教会在必要时也应“卡住车轮辐条”,即进行政治抵抗时,许多人离开了大厅。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参与建立“认信教会 (Bekennenden Kirche)”
朋霍费尔在建立抵抗教会(即所谓的“认信教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批评该教会没有在其宣言中对《雅利安条款》和希特勒的全面权力主张采取更果断的立场。他认为,“相信教会可以在极权制度下保持其独立性”是一种危险的幻想。当他要求所有持不同政见的牧师罢工时,他也在认信教会中遭到了排挤。为了拉开距离,他接管了两家位于伦敦的教会。在那里,他收到了来自认信教会的请求,希望他返回德国,接手一所传道士神学院的管理工作。未来的牧师应该在这样的研讨会上为他们的事工做好准备。他们被认为是抵抗教会的“中流砥柱”。朋霍费尔接受了这项任务。他的教学融合了精神教育、神学知识和政治启蒙。
从纽约紧急返回
更多的法律和法令逐渐取消了研讨会的举办地,因此研讨会最终只能非法维持。朋霍费尔本人也成为了盖世太保日益严管的目标。他被禁止教学和演讲。朋友们担心他即将被捕,逼迫他前往美国。朋霍费尔不甘愿地照做了。他在纽约只待了几个星期,并于 1939 年 7 月返回了纳粹德国。他说,如果他此刻不与德国人民共担苦难,那么他就无权参与战后德国的重建。
他通过姐夫汉斯·冯·多纳尼 (Hans von Dohnanyi) 了解到了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并加入了汉斯·奥斯特 (Hans Oster) 少将领导的抵抗组织。他利用自己在国外的关系,了解一旦希特勒下台、政变成功,政治家们的态度,尤其是英国政治家们的态度。在此期间,朋霍费尔遇到了 18 岁的玛丽亚·冯·韦德迈尔 (Maria von Wedemeyer)。两人秘密订婚。然而,朋霍费尔于 1943 年 4 月 5 日被捕,并被带到柏林的监狱。对他不利的证据不足,他有希望获释。在克劳斯·申克·格拉夫·冯·施道芬堡 (Claus Schenk Graf von Stauffenberg) 领导的组织刺杀希特勒未遂后,他参与推翻希特勒的密谋被揭露。
死于弗洛森比尔格集中营
柏林遭到猛烈空袭后,朋霍费尔先是被转移到位于普林茨-阿尔布雷希特大街的盖世太保监狱的地窖里,然后被带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在与其他被囚禁者一起短暂停留在日渐沉沦的德国后,又被运往德国南部各地,直到他们临时被安排在巴伐利亚森林舍恩伯格村的一所校舍里。第二天早上,他被送往弗洛森比尔格集中营。他在夜间受到审讯,一个“临时法庭”判处他死刑,并于 1945 年 4 月 9 日凌晨被杀害。

他的家人和未婚妻玛丽亚·冯·韦德迈尔直到 7 月底才得知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的死讯。如人所料,他的兄长克劳斯 (Klaus) 和姐夫汉斯·冯·多纳尼及吕迪格·施莱歇尔 (Rüdiger Schleicher) 也都遭到了枪杀或绞死。近年来,部分宗教与政治右翼势力试图利用朋霍费尔的思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纵观他的生平和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重新诠释歪曲了这位神学家为之生活和奋斗的一切。
阿洛伊斯·普林兹 (Alois Prinz)
在 2020 年出版的《迪特里希·朋霍费尔传》里写道:“迪特里希·朋霍费尔。要自由,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