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流亡生活:汉娜·阿伦特与逃离罪恶

汉娜·阿伦特是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她的作品表明,捍卫民主和人权是多么重要。

Carola Hoffmeister, 10.10.2024
她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汉娜·阿伦特 (1906-1975)
她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汉娜·阿伦特 (1906-1975) © pa/dpa

1961 年,汉娜·阿伦特作为记者从纽约前往耶路撒冷,记录对纳粹罪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在贝特哈姆 (Beit Ha'am),一个由舞台和观众席改建而成的法庭,她看着那个戴着眼镜、身着西装的微胖男子沉默地走进防弹玻璃后的检控席。艾希曼曾是党卫军的一名突击队长,是大屠杀的核心人物之一,对欧洲六百万人的被害负有共同责任,对他的审判传遍了全世界。她在写给她以前的老师和博士生导师卡尔·亚斯贝尔思 (Karl Jaspers) 的信中写道:“如果不去那里,我将永远不会原谅自己。”

失落阴影下的童年 

汉娜·阿伦特,1906 年 10 月 14 日出生于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成长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和业余学者,图书馆里藏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经典,她的母亲曾在巴黎学习法语和音乐。在父亲病重后,她全家搬回了柯尼斯堡,也就是他父母的家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1916 年,她的父亲去世。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自传中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她经常感到被遗弃,包括被她的母亲遗弃,她的母亲长途跋涉奔丧,把汉娜留给了她的祖父母。但同时,这位母亲也教会了女儿如何保护自己:如果有人在课堂上发表反犹言论,汉娜就应该起身离开教室,并回家说明一切。1924 年,汉娜·阿伦特开始学习哲学。“从 14 岁起,我就有很清晰的哲学思维。”她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讲述道:“这是一种理解的需要。”她称之为“没有阻拦的思考”。她先在马尔堡投师于马丁·海德格尔门下,后转去海德堡,师从卡尔·亚斯贝尔思。

1933 年的冲击和流亡之路 

1933 年 2 月 27 日晚,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一个月后,柏林国会大厦燃起了熊熊大火——纳粹党利用了这次纵火袭击。随着《国会纵火法令》的颁布,它剥夺了基本权利,为独裁铺平了道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发指。那对我而言,是直面而来的冲击,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责任。”汉娜·阿伦特回忆说。 

可以说,人如果放弃了思考,其鲜活的人性就会减弱。
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1968 年)

1933 年夏天,她本人因政治迫害,在柏林被盖世太保逮捕。然而,由于在审讯期间结识了一名党卫军军官,她逃过了牢狱之灾。之后,她与母亲一起越过绿色边界逃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又逃到了巴黎。 

流亡生活与反极权主义的斗争

在巴黎流亡期间,阿伦特举办了关于反犹太主义的讲座,并为一个帮助年轻的犹太人逃往巴勒斯坦的组织工作。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也变得不安全了。1941 年,阿伦特再次出逃——这次是逃往美国。“得救了”,她给已经住在纽约的前夫君特·安德斯发电报说。汉娜·阿伦特与第二任丈夫海因里希·布吕歇尔以及她的母亲一起,在曼哈顿的一个小公寓里安顿了下来,开始了评论员和编辑的职业生涯。她于 1951 年出版的作品《极权主义的起源》展示了国家社会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她闻名于世。

1944 年汉娜·阿伦特在美国,由同样移民美国的摄影师弗雷德·施泰纳 (Fred Stein) 拍摄
1944 年汉娜·阿伦特在美国,由同样移民美国的摄影师弗雷德·施泰纳 (Fred Stein) 拍摄 © pa/dpa

对艾希曼的审判与平庸之恶 

1961 年,当汉娜·阿伦特为《纽约客》杂志执行任务前往耶路撒冷时,她原本预计会在审判室里遇到一个恶魔。但她对大屠杀主要组织者的看法却与预想的不同,她写道:“关于艾希曼这个人,令人不安的是,他和许多人一样,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既不变态,也没有虐待嗜好,而是可怕且令人恐惧的正常人。”1964 年,她将对“平庸之恶”的分析集结成书出版,并因此受到了批判:一些人指责她轻视大屠杀。但阿伦特想说明的是,“恶”往往不是极端恶意的结果,而是无法独立思考的结果。 

可怕的是,他是个正常人。
汉娜·阿伦特在她关于阿道夫·艾希曼的报告中写道:

1975 年 12 月 4 日,汉娜·阿伦特在纽约去世。但她的精神永存:她呼吁每个人都应该监督法律,捍卫人类尊严和民主。今天,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汉娜-阿伦特-倡议为世界各地处境危险的记者开展重要工作提供了支持。这个公民社会组织网络由联邦外交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