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交通:自动驾驶
无论是物流、农业还是道路交通:高度自动驾驶车辆越来越重要。德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曾几何时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逐渐成为现实:车辆仿佛被无形之手操控般自如穿行。不仅是工业园区的物流车、田间的农业机械或特定线路的接驳班车,越来越多的公共汽车、无人驾驶出租车、货车乃至私家车也已开始运用这一技术。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 (SAE) 将自动驾驶划分为五个等级。目前许多现代化车辆已配备 L1-L2 级辅助系统——这些系统虽能减轻驾驶员负担,但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接管。这类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制动和自动泊车等功能。达到 L3 级后,车辆可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但驾驶员在必要时仍需接管。L4 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可在特定区域内行驶,无需人工干预。而 L5 级则代表完全自动驾驶车辆。

德国是先锋
德国早在 2021 年就成为全球首个为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制定法律框架的国家,允许其在特定条件下以最高 130 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行驶。支持者指出: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减少交通事故,毕竟大部分事故都源于人为失误。此外,由于驾驶员的可支配时间增加,该技术还能提升出行效率和舒适度。在公共交通领域,该技术还能缓解司机短缺问题。对行动不便人士而言,自动驾驶开启了全新的出行可能。从生态角度来看,这项技术也很有意义,因为大部分自动驾驶车辆零排放,并通过优化驾驶减少了交通堵塞。
高度复杂性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系统需要快速精准地识别复杂交通状况,这对技术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其次,事故责任认定等法律问题尚未完全厘清。更重要的是,这项看似“幽灵驾驶”的黑科技至今仍令许多人心存疑虑。
有一点是明确的:德国汽车工业正在积极推动这一未来科技的发展。梅赛德斯-奔驰推出的“Drive Pilot”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准上路的 L3 自动驾驶技术——在高速公路上最高时速可达 95 公里。该系统整合了 35 个以上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及激光雷达 (LiDAR),实时记录周围环境。冗余系统可确保转向、制动和电子设备等关键车辆功能受到双重保护。这家以三叉星徽著称的车企正全力攻关 L4 自动驾驶,目前已在北京城市道路及高速路段展开实景测试。

道路交通中的自动驾驶:众多试点项目
德国正在开展许多试点项目,以进一步开发该技术。重点是自动驾驶班车,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例如,大众汽车公司目前正在测试自动驾驶小巴,这些小巴计划从 2026 年起在汉堡上路行驶。“我们正在将自动驾驶带到欧洲、德国和汉堡。这是迈向未来公共交通的重要一步。”汉堡交通部长安耶斯·贾克斯 (Anjes Tjarks) 说。
在汽车供应商采埃孚 ZF 的支持下,曼海姆和腓特烈港两地正在开展城乡线路的全自动驾驶公交测试。柏林也启动了自动驾驶物流车及按需接驳车的试点项目,旨在缓解交通压力。这些实践不仅有助于积累真实场景数据,更能逐步提升公众接受度,推动该技术融入日常生活。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
货运潜力巨大
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运领域同样展现了巨大潜力。例如,大陆集团正在与美国公司 Aurora 合作,共同开发可扩展的 L4 级卡车自动驾驶系统,预计 2027 年实现量产。大陆集团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伊斯梅尔·达利 (Ismail Dagli) 表示:“我们的自动驾驶运输方案将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运力利用率并减少停机时间。”在该合作中,Aurora 提供软件及 AI 算法,大陆集团则贡献其在传感器技术、安全架构及车辆集成方面的专业知识。系统还配备了冗余备份方案,可在技术故障时维持车辆基本运行。